close
2008-03-25 by Pcchen    
多年來旅居美國未曾返台的姊姊,今年3月特地和姊夫一起回來參與總統大選的投票,說是看不下去了,不回來不行。如果大選的結果不符合預期,就馬上回去,有值得慶祝的行情,就多留幾天,想去還留有青少年時期回憶的花蓮玩玩。難得兄弟姊妹四個家庭有機會相聚,大選的結果也完全符合她的預期,所以就決定由我和二哥開兩部車,四家八口人一起到東部走走,大家都已經年過半百,還能夠四個家庭一起出遊(此生第一次),真是難得。

出遊的行程沒有事先確定,只知道一定要去花蓮,時間則是配合二哥的假期3/26(星期三)從北部開始出遊,3/30(星期日)要回到北部準備次日上班。因為只有我一戶是在南部,所以提前一天3/25出發到北部和他們會合。由於沒有確認的行程,所以只有隨遇而安邊走邊玩,反正是非假日,要帶隊去我最熟悉的東部,只要盡量走比較熟悉的地方,吃住根本就不會有甚麼問題,也不需要事先訂房,以免綁手綁腳不能隨興。實際行程如下:

3/25 高雄 -> 國道10號 -> 國道3號 -> (汐止)國道1號 -> 福隆(宿)

二哥因為工作的關係,暫時在東北角的福隆租了一棟類似舊式三合院的房子,所以大家約定好出遊的前一天先到福隆會合,順便玩一玩福隆海濱。

出門前還是因為東摸摸西弄弄搞到11點才出發,南來北往路途遙遠,雖然國道1號交流道比較近,路線也比較短,但我們還是喜歡走路寬車輛比較少的國道3號,中途除了在南投休息站稍事休息用餐,沿途並未逗留。

本來是要在過汐止收費站之後設法轉入萬瑞公路(台62省道)往瑞濱接北濱公路台2省道,沒想到因為道路標示不明錯過了出口,開進了基隆市區浪費了一些時間,最不幸的是在路寬人稀的北寧路(海洋大學前限速50公里)給拍了張超速的照片,回來接到通知要罰款1600元,真是怨歎。

近下午6點才抵達二哥在福隆租的房子,放下行李便到附近的東興宮和福隆海濱公園走走,感覺附近的環境還不錯,次日上午應該可以先遊覽一下福隆再出發往花蓮走。晚餐由二哥做東帶大家去澳底吃了一頓海鮮大餐。

3/26 福隆 -> 宜蘭酒廠 -> 羅東(中餐) -> 蘇花公路 -> 花蓮市(宿)

大早起來先到室外打趟太極拳,待大家都準備好,便一起出門來個清晨福隆遊(簡圖地圖),我們先沿著福隆海濱公園的海濱步道往福隆海水浴場的方向前進。福隆有少見的金色沙灘,海水浴場為北部夏日海邊活動的好去處,就在福隆的雙溪河出海口,浴場因為雙溪河流過形成內河、外海的兩種景觀,以拱橋連結兩處,內河水流平穩,適合風帆、獨木舟等活動,外海為海水浴場,可從事游泳、砂灘地活動等。歷年來,海洋音樂祭活動舞臺即架設在連結外海的沙洲上。


我寄宿的三合院。

海濱公園的涼亭步道。

從海濱公園看福隆海水浴場 。


福隆海濱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就是橫越內河連結到外海沙洲的拱橋,沿著海濱步道此景一路相隨。海濱公園旁就是青年活動中心,記得學生時代還曾在這兒露營過,是個適合背包族考量經濟實惠的過夜之處,目前看起來似乎已經不再營業了。過了青年活動中心就到了海水浴場和貝悅酒店的入口處。福隆貝悅酒店應該算是一個國際級的觀光度假飯店,林蔭環繞為具有南洋風味的高級『海邊VILLA』,住房大都為獨棟渡假別墅建築,感覺休閒味十足。不過北濱公路和北宜公路都因為雪山隧道開通的關係,使得遊客銳減,沿線的旅遊服務業都有營運的危機,像福隆貝悅酒店這類高檔的渡假VILLA更是讓人擔心它的營運獲利。

海水浴場/貝悅酒店入口。

跨河拱橋。

從跨河拱橋看貝悅酒店。


過了入口收費站,我們沿著雙溪河濱步道往河濱公園前進,公園除了有觀景亭設置,服務中心也在這兒,除了提供風帆、獨木舟等租用,好像還有簡餐服務。公園旁有龍門吊橋可越過雙溪河前往對岸,也可通往外海沙洲。觀景亭是個欣賞龍門吊橋、內河、外海沙洲景觀的好地點,不可錯過。福隆的步道幾乎都無遮蔭,比較適合清晨、黃昏行走。

雙溪河濱步道和公園。

從河濱公園看跨海拱橋。

河濱公園展望台看龍門吊橋。


隨後又走過龍門吊橋沿著雙溪河的另一個岸邊,到達外海沙洲。每年七月至八月間會在此舉辦海洋音樂祭活動,為期3至5日非常受到流行音樂愛好者的喜愛,與墾丁的『春吶』,同列為台灣流行音樂活動的年度盛事。走過了沙洲和拱橋,又回到了原來的入口。拱橋的造型十分引人注目,不但是拍照的好標的物,也是欣賞景觀的好地方。

從跨海拱橋看外海沙洲。

外海沙洲與內河出海口。

跨海拱橋接沙洲處。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福隆小鎮

散步完,便到鎮上找了一家早餐店用餐,然後回住處收拾行李,過上午9點後出發。由於中餐已經確定由姐夫的妹婿在羅東的住宅做東用餐,我們便利用上午的這段時間,先去宜蘭酒廠參觀。

宜蘭酒廠(宜蘭市舊城西路三號)可由台九線南行入宜蘭市區,至舊城南路右轉約500公尺可抵。酒廠原名『宜蘭製酒公司』,西元1909年由宜蘭士紳林青雲先生創立,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光復後,於西元1957年定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宜蘭酒廠』。

酒廠原以產米酒、米酒頭、紅露酒為主,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積極開發各種地方特色酒類,並延伸及非酒類產品。
為結合宜蘭縣內各產業與觀光文化事業,於西元1998年在宜蘭酒廠成立『甲子蘭酒文物館』。該館由建造於西元1935年的舊材料倉庫所改建,建物本身充份展現早期的建築特色,走近文物館,首先由老酒甕所堆砌的酒甕牆迎賓,一樓的大廳展示並販售著各種美酒、酒類副產品以及地方特產。二樓展覽室網羅了酒廠百年歷史縮影,在這個充滿歷史氣息的空間裡,不僅可以看到製酒的技術介紹、行業的轉變,也可以見證台灣酒業的發展與演變。後來又在文物館的右前方設立『台灣紅麴館』,偌大的空間展示以紅麴為主題的相關文物、產品資料。酒廠紅麴小吃街於西元2007年12月開張,設有紅麴員山魚丸、酒廠自製紅麴肉鬆、肉脯、紅麴羅東肉捲、紅麴肉羹、紅麴三星卜肉、紅麴宜蘭芋泥、紅麴頭城吻仔魚羹等,網羅宜蘭各鄉鎮著名小吃供遊客選用。


甲子蘭酒文物館。

老酒甕堆砌的迎賓牆。

酒廠紅麴小吃街 。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宜蘭酒廠

離開酒廠我們還順道拜訪了住在宜蘭的舅舅後,才前往中午的用餐處羅東前進。宜蘭厝非常有名,宜蘭縣政府一直在推動農舍精緻化,行車在蘭陽平原,不時可以看到房舍建築的佳作,比較起大部份西部的農地建築和整體的田園景觀,宜蘭可是值得稱頌,美太多了。農業政策改變,農地開放買賣後,許多非農民也開始購買農地蓋房子當住宅使用,一則炒高了農地價格,二則影響了整體農業的生產力,一旦開始依賴進口糧食、農產品,若發生糧荒危機,或進口出了問題,那肯定會是一場大災難。原本台灣的農業技術是傲視全球的,本該利用此優勢,發展高附加價值的農業,若將耕地當商品炒作,農民放棄了原來的生活方式,農地都變成了別墅,稻田都沒了,對國家來說,它不只是農業危機,甚至於是國防安全的危機。

姐夫的妹婿在羅東郊區的住宅

就是退休後購買農地自建,用來自住的房子。由於他本來就有從事庭園設計的經驗,又全程參與房舍的設計與建造工作,尤其是使用了大片的玻璃,整體給人十分休閒、現代新穎的感覺。門口跨越灌溉溝渠的小木橋和日式庭園,最讓人印象深刻。

屋主的烹調手藝也是一流,尤其是飯後的那杯屋主自己烘烤的咖啡更是令人回味無窮,我很少喝過那麼好喝香郁的咖啡,以往大都要添加奶精,這次卻只想喝純的。

用過了豐盛愉快的中餐後,又休息聊天了一會兒,大家才動身出發前往花蓮。除了在南澳的建華冰店稍事休息用了一些冰品(感覺有些兒貴),時間已不早加上配合交通管制,我們一路不停的駛過蘇花公路往花蓮走。

因為有四家人,需要四間套房,以經濟考量本想投宿價廉物美的花蓮國軍英雄館,沒想到老姐的人緣超好,已有幾十年未見,住在花蓮市的小學同學,一定要我們大夥去她家住,說她們親戚多,經常有親戚會光顧,所以新蓋的房舍考慮到這因素,格局設計的有如民宿一樣,住宿絕不會是個問題,要我們不要見外,一定要去,而位置就在花蓮高爾夫球場附近,離七星潭也不遠。

下午5點過後不久抵達這位朋友住處,建築物屬於斜頂的鋼構建築,加上庭園,感覺真像是來到了花園民宿。屋主介紹了她的家人,便要我們卸下行李。隨後便帶我們去七星潭海邊走走。晚餐屋主招待我們到砂婆礑溪水源地山腰上的『山中傳奇』用餐,這餐廳位置高視野好,戶外有石桌椅和庭園造景,廚師料理的手藝也不錯,算是三五好友聚會用餐的好地方。

3/27 花蓮友人家 -> 太魯閣風景區 -> 花蓮友人家(宿)

大姐的這位小學同學朋友,非常熱情,大早起來準備了自己做的蔥油餅和飲料做早餐,並要我們不要趕路,可以她家做基地,好好地在花蓮玩一玩。同時說服我們至少多呆一天,好好地走一趟太魯閣國家公園。所以這天的行程十分單純,就是去我認為台灣最值得一遊的太魯閣,而且也不用煩惱晚上的住宿安排。雖然心中覺得不好意思,又多打擾了別人一天。

用過早餐後,8點便出門,途中在7-11稍事停留補給飲料、零食,便進入了太魯閣。我們第一站先到燕子口。

,燕子口一帶的峽谷地形、雄偉的斷崖峭壁,以及公路對面大理石岩壁上的許多洞穴,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聽說過去有許多山谷的燕子築窩其上,因而得名『燕子口』。燕子口隧道已於2007/6/1起正式通車。此隧道於2001/6/6發包施工,開鑿東隧道(燕子口)及西隧道(錐麓)兩座隧道,並興建一座橫跨魯丹溪,銜接二座隧道的魯丹橋。通車後不僅可以改善人車爭道,險象環生的狀況,通過型車輛可直接經由燕子口隧道直達錐麓斷崖,與原中橫公路相接。

隧道通車後,原本路段將改為由東向西之單線通行,由西向東之車行將禁止進入,原路段將進行人車分道系統改善,規劃人行徒步區與單向車行,並將建立完善的遊憩設施,以提供遊客舒適賞景空間,藉以提昇燕子口景觀道路之遊憩品質。

目前太管處已增加了包括架設止滑環保塑膠木棧道、觀景平台、護欄,並以路緣石區隔車道與步道。錐麓古道和吊橋入口處就在東隧道入口附近,2008/3/27前往時,入口封閉禁止遊客進入,大概還在整理。


增加了木棧道、觀景平台、護欄。

錐麓古道和吊橋入口處就在此。

目前入口封閉禁止遊客進入。


我們順著燕子口步道邊走邊欣賞大理石峭壁風光,前行約500公尺可抵靳珩公園,這座公園是為紀念當年開鑿此段工程而殉職的段長靳珩先生而建造的,園內有一家販賣部,可提供餐點飲料以及紀念品。由公園處眺望峽谷,有一巨大的岩石長年受河水沖蝕後,宛如印第安人的側面像唯妙唯肖,極為逼真有趣。

靳珩公園紀念碑。

靳珩公園觀景平台。

峽谷中的印第安人頭像。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燕子口、靳珩公園

續行第二站我們來到慈母橋,此處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綠水遊憩區』,橋身位於立霧溪與荖西溪的交會處,此地又稱為『合流』。

西元1990年因颱風山洪暴發橋墩受損,新橋於西元1995年5月完工,橋長136公尺,寬9.9公尺,為一座形狀美麗的紅色斜張鋼橋,護欄的設計上採用白色大理石,橋頭橋尾各設有一對白色大石獅。立霧溪與荖西溪的交會處溪床上,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大理石,經過溪水刷洗後顯得特別乾淨,值得細細欣賞。

慈母橋東側橋頭建有『慈母亭』,是先總統蔣中正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而橋中段旁的青蛙石上有『蘭亭』,看似青蛙頭上戴著皇冠,則是經國先生為紀念其母所建。


慈母橋為紅色斜張鋼橋。

橋東側建有『慈母亭』。

橋中段旁青蛙石上有『蘭亭』。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慈母橋

遊畢慈母橋便前往不遠處的合流露營區參觀,並到附近的岳王亭吊橋處觀賞立霧溪景,這兒也是山友走奇萊東稜前往研海林道必經的出入口,可惜過吊橋後為非開放性步道,必須事先申請才可進入。


合流露營區的休憩涼亭。

岳王亭吊橋。

岳王亭吊橋看溪谷風光。


離開合流露營區後,本想帶大家去綠水服務站喝一杯咖啡,那兒的展示館下層有觀景平台及餐飲店,提供簡餐及咖啡、冷熱飲,是個喝咖啡、休息、賞景的好地點。不過不知道是否因為生意不好,提供餐飲服務的店家已經關門歇業了,不知道何時才能重新開業,真是遺憾。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綠水遊憩區

行車不久便到了天祥,時間已過11點半,大太陽下,我們決定先到天祥青年活動中心休息用餐。因為八個大人,已經適合用點菜的方式(人少則比較適合套餐),吃完覺得還不錯,價位也還好,只記得它的東坡肉、蒸魚、菜圃蛋、高麗菜、...都不錯。餐後因不想晒太陽,便離開天祥,回頭走比較有蔭、涼爽、峽谷地形的九曲洞步道。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大理石峽谷景觀聞名於世,中橫公路於錐麓斷崖以西,由於河谷的曲折切割,公路開鑿在迂迴曲折高聳的大理石山壁之間,有繞不完的彎路和山洞,因此取名為「九曲洞」。

九曲洞步道原本是中橫公路舊道,為維護遊客安全更便於欣賞峽谷景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人車分道計畫。西元1996年全長1220公尺的九曲洞隧道開通(中橫公路最長的隧道),讓車輛行駛隧道,原中橫路段則改成人行步道,使遊客能在沒有車輛的干擾下,悠閒地欣賞太魯閣峽谷景色。全長二公里的九曲洞步道,算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兩岸山壁緊峙,此區算是人工與自然的巧妙結合,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

九曲洞步道東西兩端的入口位於九曲洞隧道兩側(東洞口:中橫公路175.7公里處, 西洞口:中橫公路174.5公里處) ,都設有停車場,遊客可在此下車步行,車輛則穿過隧道在隧道另一頭接應遊客。

步道中途山壁上刻有梁寒操先生所題「九曲蟠龍」四個行書大字,此處正好位於兩隧道相接的透空處,透過臨溪的洞口可欣賞西側的峽谷景觀,向東則緊鄰峽谷最窄的一線天,因特殊的地形,在此也可明顯感受到上升氣流的現象,曾見到一些日本遊客在此處將紙鈔拋向峽谷,只見紙鈔冉冉升空,最後飛出峽谷而不見蹤影。

除「九曲蟠龍」壁刻之外,步道上另有黃杰將軍所題「如腸之迴,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奇局。」。中橫其他地點亦有一些壁刻題字,也是太魯閣峽谷的另一項人文特色。

靠近步道西段處,對岸有一條小溪注入立霧溪,此溪名為「科蘭溪」,陡急的溪水沖蝕大理石壁,而山壁也被水切出一道彎曲而狹窄的峽谷,從外觀上看來,有一巨大的大理石佇立在一旁,狀似越過急流的鯉魚,因此有人將此地取名為「鯉躍龍門」。從這裡可以看出太魯閣峽谷形成過程中的樣貌,若溪水長年不歇,在久遠的歲月之後,或將形成另一個大理石峽谷。


九曲洞步道倚著高山深壑。

立霧溪大理石溪谷。

梁寒操所題「九曲蟠龍」。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九曲洞

離開九曲洞,續往東行,便來到大家最有童年回憶的長春祠,記得當年到太魯閣玩,母親都會準備滷味和餐點,大多數中餐都是在這兒用餐的。可惜步道入口封閉無法進入,從對岸看去;長春祠和位於高處的瓊樓都搭架圍籬,似乎有維修工程正在進行,只有放棄。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長春祠

續行便前往位於燕子口附近台地上的布洛灣,正好遇上環型劇場『伊達斯廳』準備播映有關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的多媒體簡報,影片製作十分精緻,大家便進去觀賞。隨後又去展示館參觀山地文物,並又走了一趟環流丘景觀公園步道。


布洛灣遊憩服務區。

多媒體簡報環型劇場。

環流丘景觀公園步道。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布洛灣

時間已近下午四點,我們準備再走一處景點砂卡噹步道後,便返回花蓮市。跑了一天,大伙兒都有些累了,所以只走到第一個可以下溪谷的地方,在溪邊泡個腳丫子後便返回了。可能是很久沒下雨,雖然溪水仍然清澈,但部分溪石上長有綠色青苔,感覺遜色了不少。


步道沿砂卡礑溪開闢。

砂卡礑溪谷風光。

水石之美。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砂卡噹步道

離開太魯閣後的行程,原安排是先到花蓮市大同街去看看四十多年前的兒時居所,然後再來個市區的小吃之旅。小時候住的這間日本房子,原來是花蓮酒廠的廠長宿舍,公家住宅,地坪很大有百來坪,有前後花園。聽說前些年才公開拍賣給民間,買主保持原來的日式木造房舍原貌,維護的很好,可惜大門緊閉,真希望能進去參觀一下。

由於老姐的小學同學朋友,又通知了另一位同學,這位同學一再打電話來,堅持要我們大家看完了房子,便一起去他家碰個面,說是已經訂好了餐館。真是盛情難卻,也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那麼多人去打攪別人讓人家破費。晚餐是在一家大陸口味的北方餐廳用餐,非常豐盛,餐後又回到這位同學家聊天直到晚上9點才離開返回住處。

這次接受老姐的兩位同學招待,讓人深刻感受到東部人的熱情和好客,我一直最喜歡東部,除了好山好水之外,這兒的人不分族群敦厚善良,也是另一個一再吸引我前來的地方。對於蘇花高速公路的開發,他們都認為只有少數的當地人和民意代表在吵吵鬧鬧,一般民眾大都不覺得有它迫切的需要性。


3/28 花蓮友人家 -> 鯉魚潭 -> 東華大學 -> 林田山 -> 瑞穗牧場 -> 玉長公路 -> 都歷 -> 原住民文化會館(宿)

大早,熱情的女主人,又準備了好吃海苔奶油煎餅和飲料做早餐,真是感謝她和家人的盛情款待。大夥兒討論了一下行程,配合二哥的假期只到3/30(星期日),可以旅行的時間不多了,決定往南走,先走縱谷,經過玉里後,走玉長公路到海岸公路,然後到台東過一夜,次日走南迴公路回到西部。

依依不捨地和屋主家人告別,出門的第一站,選擇大家童年的記憶裡都還有印象的鯉魚潭,其實潭景已經和早年大不同了,尤其是周邊的人工設置越來越多,觀光服務的內涵也越來越豐富,這些年來,大家都在拼觀光,雖然有些兒喪失了原始風味,不過我個人覺得對鯉魚潭這個個案來說,還是利多於弊。本來還有人想划船,不過大陽蠻晒的,改為到湖濱的餐廳,吃一些當地流行的蝦餅、... 等油炸物小吃。


鯉魚潭風景區的入口。

湖畔有出租船隻供人遊湖。

鯉魚潭景色迷人。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鯉魚潭

離開鯉魚潭走台9丙,至台9線岔路口,看到往東華大學的路標,便順著路標前往。成立於1994年的東華大學,是台灣東部知名的高等學府,校園總面積251公頃,也是全國大專院校中校園土地面積名列前茅的一所大學。學校對外開放,一般遊客大都開車於校門口處,用個人證件換上臨時證就可進入校園。

遼闊的校園,完全沒有視野的障礙,還有中央山脈做為背景的景色,這樣的環境,不知羨煞了多少學子和遊人。所以每到星期假日,就會有遊客湧入校園。大學附近的飯店旅館也會將東華大學列為花蓮的一景,專車安排遊客半日遊。校園景色優美,幾幢大型的建築物,外觀設計新穎,尤其是搭配綠地藍天和大水域的人工湖面,更讓人置身其間有如到了歐洲的感覺。


校園有中央山脈做為背景。

行政大樓。

景觀橋。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東華大學

離開東華大學後,回到台9線縱谷公路,南行至萬榮,右轉進入台16線前往林田山林場文化園區。林田山雖然早已結束伐木工作,仍充滿了懷舊氣氛。舊的日式房舍仍保存的十分良好,每次走花東縱谷經過萬榮,都忍不住進林田山懷舊一下。

目前林務局對於林田山的規劃將分階段進行規劃與低密度的開發,期能成為一個文化森林遊樂區,讓民眾能體驗林田山豐富的文化、休閒氣息。此次前來,看到林田山在當地文史工作室努力下,已自成一種特殊的社區風格,公共設施也日益完善,還增加了一些展示空間、休閒服務中心、咖啡館、...等設置,林田山也正逐漸成為一個最能將人帶進伐木記憶的歷史場景。


鐵道和日式房舍風情依舊。

木雕館。

林田山的休閒服務中心。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萬榮的林田山

回程會經過常有網友推薦位在鐵道邊的"滿妹豬腳",多年前曾去過,要店家切個兩人份的魯豬腳,而且說明我和內人食量不大,居然給我切了讓我們吃到嘔心都吃不完的份量,對這家店的印象很不好。它的魯味憑良心說,只是普通,而且價格偏貴。

下一站是光復糖廠。台糖近來大力發展觀光,這裡有一些歷史文物,尤其是大批的日式舊建築物,整理後便成為最好的賣點。糖廠還整理出兩排舊房舍,對外開放,提供另一種住宿的選擇。大部份的遊客都像我們這樣,只是逛逛販賣部、吃冰淇淋。


光復糖廠販賣部。

糖業史料館。

糖廠對外開放舊房舍。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花蓮光復

續行經過瑞穗,我們在瑞穗牧場逗留了一會兒,它是走花東縱谷極佳的休息站,而且是不收門票的。它的牛奶、奶酪、奶酪蛋糕十分美味,休閒的氣氛也經營的不錯,是個消磨時間和拍照的好地方。近期來牧場販賣部周邊有做了一些改變,不過休閒的氣氛反而不如以往。


牧場畜牧區。

牧場販賣部。

畜牧區圍籬。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瑞穗牧場

離開瑞穗牧場往南行,經過玉里後左轉台30線玉長公路,結束縱谷公路行程改走海岸線,花東海岸公路南段的珊瑚礁岩和椰林風光,十足的南洋風情,即使那兒都不去,行車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時間已是下午兩點多,早就過了中午的用餐時間,當來到位於烏石鼻台11線98公里處的『晨宵』海鮮小吃時,已經過了中餐的營業時間,跟女主人商量一下,便把已經出門的老板叫回來,為我們準備中餐。這家小吃店有自己的漁船,它的招牌菜生魚片、涼拌海菜、鮮魚湯,幾乎是所有來客都會點的。平時我們只有兩人出遊,不太好點菜,這次兄弟姐妹四家八口饕客,真是難得,便點了一桌海鮮大餐享受一下。

時間已經不早,離台東市還有約70公里,一段不算短的距離,需要多花時間的景點就只有放棄了。途中只停留了石雨傘、都歷的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及在東河稍事停留買個包子,我們幾乎是一路不停駛往台東市。


石雨傘直伸入海的礁石。

都歷東管處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東管處的阿美族民俗中心。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石雨傘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都歷東管處

台東市的住宿,依價廉物美的原則,個人偏好首選原住民文化會館,會館對面就是美麗的台東森林公園,會館外觀十分有原住民味,房間內部設備齊全,雙人房住一晚只要一千元左右,是我到台東時投宿的第一選擇。其次則為台東的公教會館,雙人房也是一千元多一些,還附早餐,房間內也是熱水器、cable電視、冰箱一應俱全,地點在南京路,算是市中心,逛街用餐則投宿公教會館會更為方便,兩家都提供免費的單車。

我們約近傍晚6點抵達原住民文化會館,還有四間雙人房,便住下了。晚餐我們逛到光明路上用餐,那兒有許多鵝肉,海鮮小炒的小吃店,因為不用再開車,所以可以放膽的喝啤酒吃海鮮,真是幸福。


3/29 台東森林公園 -> 南迴公路 -> 楓港 -> 高雄

約好大早6點大家在一樓會合,先向會館借了腳踏車,準備走最熱門的市區景點台東森林公園(見公園配置圖)和海濱公園。我們先到我最喜歡的琵琶湖,湖面如鏡,聽說清澈的湖水是由地底自然滲出,終年不凅。然後趁早太陽還不會太烈時遊海濱公園,那兒有些裝置藝術可觀賞。然後回到森林公園走最大的人工湖。人工湖邊上有座類似飛行傘起飛台的大土丘,環著土丘有自行車道盤旋而上,大夥兒便騎上去,瞭望台頂平坦寬闊視野好,應該是清晨看海看日出的好地方。


台東森林公園入口標示。

我最喜歡的琵琶湖。

海濱公園的裝置藝術。

公園內的人工湖。

人工湖畔瞭望台或飛行傘台。

瞭望台平坦寬闊。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台東森林公園

隨後前往森林公園最西端的鷺鷥湖,這座湖比較晚完工開放。湖水為農田的灌溉餘水,湖水較渾濁,因常棲息大群白鷺鷥而有鷺鷥湖之稱。


路旁的涼亭。

湖畔的涼亭。

湖畔的觀景台。


◎參考我寫景點報導:鷺鷥湖

遊罷森林公園,大家都說這大概是臺灣最大的市區公園了。時間已過上午9點,我便帶隊 前往正氣路的"早點大王"用早餐,我最喜歡它各式各樣的餡餅和燒餅油條,不過時間太晚,大部份的東西都賣完了,只好接受老闆娘的安排,燒餅夾煎蛋。

餐後婆婆媽媽們要逛街,男士們便回會館休息。過上午11點離開會館,走南迴公路回高雄,中途在多良的路邊餐廳吃毛蟹海鮮料理中餐。晚上便住我家裡,次日哥哥、姐姐三家人才分搭汽車以及高鐵返回北部,結束這趟旅行。

後紀:人一上了年齡就會開始念舊,心中的牽掛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對親人的,翻閱近幾年的舊照片,看到這份我家兄弟姐妹四對老夫妻一起環島旅行,八個人加起來年齡近半個千歲,有住南部的、北部的、甚至於遠在美國的,可以說是第一次四個家庭的夫妻一起旅行,花了一週時間在台灣環島跑了一圈,真是不簡單。這Video沒有甚麼特別的景點介紹,只是傳達心中一份對親情的想念而已。



我的Blog: http://pc0320.pixnet.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c 的頭像
    pc

    pcchen's 旅遊小品

    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