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第一個要推動的重大公共工程居然是興建蘇花高,真是令人遺憾。這個延宕多年,一直有環保爭議的建設,如今政府想用更名暗渡陳倉的方式迴避環保監督,以分段蘇花公路替代道路的名義來進行。雖然事發後,政府相關人員一再說明替代道路不等於蘇花高,但事實上明眼人都清楚,那就是實質的蘇花高,只是以拆開來分段的分式來進行,一切的遮遮掩掩只是為了逃避環保的審議,因為環評通過的機會並不大。
除了我的童年(6 ~ 12歲)有6年的時間是在花蓮渡過的。多年來,我最喜歡旅遊的地點就是東部。對於花東地區的好山好水和東部人的敦厚善良,有著濃厚化不開的情感。蘇花公路我也行車過多次,這是一條有特殊海岸峭壁地形的景觀道路,道路蜿蜒曲折,任何一個鍾愛山水之人,都不會忍心或想像在這樣的地方興建高速公路。這條道路,如果經常行車的人都知道,車輛其實並不多,最多的就是橫行霸道的砂石車。如果探究過去的車禍事故,相信有許多是和這些惡名昭彰的公路殺手有關。 我們是否有必要破壞這條美麗的景觀道路,花費巨資興建一條高速公路去滿足這少數的利益團體呢?沿途的小村落例如南澳...等,已經具有發展觀光的條件,行車的旅客也經常會停下來休息或進行一些海岸、景觀步道的休閒活動。有了高速公路公路後,就像雪山隧道通車後對北宜、北濱公路上原有觀光景點造成遊客銳減的影響是一樣的。甚至於過去原來會在宜蘭地區多停留一夜的,都因為雪隧開通而省下來了,蘇花高一但通車,對花蓮來說又何嘗不會如此。當然我們也聽到有人說落石砸死人的問題,但解決落石問題通常是在落石地段開鑿山洞隧道,或架設明隧道讓車道不受落石影響,為什麼要用高速公路來製造更多的問題呢?
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美麗島嶼,或許是大家該好好檢討產業政策、和對地球盡一份環保責任的時候了。對於蘇花公路,如果我們將問題簡單化,我們需要的是一條美麗的吸引旅遊觀光人口的景觀公路,或許我們只要禁止砂石車進入,不但可以解決八成以上的公路安全行車問題,還可以有節能減碳的貢獻,降低大量的大型車輛廢氣排放的問題。這條有著罕見景觀的道路,如果少了砂石車,增加一些停車方便性、人車分道的設施,相信部份路段會像太魯閣一樣吸引大量的觀光人潮,對公路兩頭的花蓮、宜蘭的旅遊相關行業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可以從砂石車的問題開始探討,為什麼有那麼龐大的砂石運送量需要在蘇花公路上運送?是否可以用鐵道或是海運來解決問題。每個縣市都有河川,也都有砂石場和砂石開採,為什麼不能自給自足?為什麼需要龐大的砂石隊、耗費龐大的能源、製造大量的空氣污染將東部的砂石運往西部?如果能源費用那麼高、汽柴油那麼貴,為什麼不省下這些能源並減廢,直接使用當地的砂石資源。難道是東部的砂石低廉到鼓勵使用者大量採用東砂西運,我覺得我們的礦石資源的管理一定是出了問題,才會有砂石車在蘇花公路造成的公路之害的問題。排除了砂石車,蘇花公路的流量若正常的使用,應該是綽綽有餘,難道我們需要再造一條高速公路,只是為了解決這些東部的砂石業者所造成的公共安全問題嗎?東部的人難道需要廉價的販賣砂土資源來獲取這些利益嗎?相信大部份東部人的回答都是"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