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越嶺古道為早年從霧社、大禹嶺直到太魯閣的通道,多數路段已難覓舊跡。目前由太魯閣國家公園修復部份路段,「綠水文山步道」就是其中之一。這條步道因風災封閉已久,2010年八月才又重新整修開放。步道沿線林相原始、生態豐富,還留有日據時期的警察駐在所和原住民的部落遺址,是一條具有自然風貌與人文氣息的古道。

「綠水文山步道」全長約5.5公里,部份路段位於海拔1300公尺處,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分級中是屬於第二級的「健行型步道」。進入此步道前需依規定申請入山許可。步道入口可由文山溫泉步道旁之泰山隧道內缺口處吊橋進入(中橫166.5K附近),出口位在綠水步道綠水端約200公尺處(中橫171.5K附近)。步道在綠水端銜接上短而美的「綠水、合流步道」,也可選擇由「合流」端出來。泰山隧道東口前有停車位可停放車輛,另需安排接駁車輛於出口端「綠水」或「合流」停車場,以便於於完成古道健行後回泰山隧道處取回車輛。

我們於08:00抵達泰山隧道東口處,進入隧道後不遠,即見一透光缺口,該處即為步道入口,有一座橫跨大沙溪(立霧溪上游支流)的吊橋,此處有解說牌說明步道概況,過了吊橋之後,即是綠意盎然的小徑向上攀升,步道前段幾乎都是在向上陡升和向下陡降的原始山徑中上下反覆行走,找不到比較平緩的路段,算是一條挑戰體力的步道,過了約兩個小時後情況才較為好轉,視野也較為開朗,途中可遠眺文山、天祥峽谷風光,白楊瀑布步道入口隧道上方的土石崩坍景觀從稜線處一瀉而下,在這條步道上看的是清清楚楚,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
步道從文山端算起,於2.1K至2.2K之間有水源(約兩個小時步程),再前行不遠有日據時期的警察駐在所、駁坎遺址,此處較為平坦寬敞,是休息或用餐的好地方。再來會經過一座姿色平平的綠水吊橋,然後會經過幾個解說牌:馬黑揚部落、跑馬場、陀優恩部落。後段行程有許多地方都是走在稜線上,最後就是一路陡坡向下接上「綠水、合流步道」,我們從「綠水」出來時大約正午12:50,全程約費時4小時50分鐘,包括途中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這條步道在太魯閣步道群中屬於比較原始,人工建設較少的,景觀並不算出色,不過幾乎全程都在林蔭中,對於不喜歡在烈日下活動的人來說,這倒是一條很不錯的步道。
08:04 泰山隧道東口處。
08:07 步道入口有解說牌。
08:07 離綠水端出口5.5K。
08:15 步道入口處的吊橋。
08:16 入口處的吊橋風光。
08:17 原文山溫泉和上方的吊橋。
08:28 沿石壁開鑿的步道不好走。
08:29 步道又轉為陡降。
08:34 沿途都有這樣的里程標示。
08:56 難走的石頭小徑。
08:57 要小心翼翼行走。
09:14 泰山隧道一路相隨。
09:15 不是陡升就是陡降。
09:18 人造鐵橋。
09:50 蕨類小徑。
10:00 水源。
10:13 泡壺咖啡提神。
10:21 樹幹上刻有外星文。
10:44 山區展望。
10:59 警察駐在所較為平坦寬敞。
11:00 駁坎遺址。
11:02 又回到原始步道。
11:11 山櫻果實。
11:12 石頭步道。
11:14 這兒有點像瓦拉米步道。
11:19 姿色平平的綠水吊橋。
11:21 吊橋處的山容。
11:21 吊橋處的溪澗風光。
11:22 回頭看綠水吊橋。
11:26 馬黑揚部落駁坎遺址。
11:28 藤類植物。
11:29 白楊步道口從稜線處崩坍。
11:29 白楊步道的隧道入口。
11:46 平坦的落葉步道。
11:52 這段路走在稜線上。
12:07 步道接近綠水時一路往下。
12:16 走不完的下坡路。
12:32 沒鐵鍊還不好走。
12:45 接上綠水合流步道了。
12:49 綠水出口處的廁所。
12:49 綠水合流步道的入口。
12:50 綠水地質展示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