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頭角為東北角海岸突出海面的-岬角(見東北角風景區路線圖、地圖),終年受風浪侵蝕,沿岸形成海蝕平台、奇石林立,其蕈狀岩、豆腐岩、..等特殊地形風貌,極富教學與觀賞價值。
「濱海線步道」是一條最能領略東北角地質、地形景觀之美的路線,從龍洞灣公園沿著海蝕平臺至鼻頭角正下方海濱為止,在海天亭與望月坡也有石階與木階可串聯至燈塔線步道。「燈塔線步道」從鼻頭國小直至鼻頭燈塔為止,是一條沿等高線所築,為欣賞東北角海岸開闊的海景地形與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的健行步道。「稜谷線步道」由聽潮營區至鼻頭海濱社區為止,沿著鼻頭岬稜線築階而成,步道略有坡度,緊臨著海岸視野相當良好。
我們將車停在鼻頭隧道前的北口停車場,從停車場走上坡柏油路,入口處有步道路線圖可參考,步道不遠處還有一涼亭。約5分鐘上坡路段,出現了一座燈塔小鋪的小木屋(當日無營業),順著屋旁階級往上走3分鐘抵達鼻頭國小大門口。國小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是個典型的海洋小學,精緻而美好。
石階步道沿鼻頭國小圍牆外的斜坡往上爬,不久,來到「海天亭」觀景亭。從這裡可以鳥瞰鼻頭角海岸的海蝕平台地形,往南可以看到鼻頭角與龍洞岬之間形成「龍洞灣」,甚至於可以遠眺台灣最東點「三貂角」。「海天亭」旁有小徑通往海岸邊的濱海線步道。我們往下走,約一、兩分鐘,下至海岸邊。在這條濱海步道可觀察到豐富的海蝕崖、海階、豆腐巖、蕈狀巖、蜂窩巖、魚背巖以及地層向斜構造、交錯層等地質景觀。
海濱步道可向南通往「龍洞灣公園」,亦可沿著海岸線北走,由另一處往上接「燈塔線步道」,步道在海蝕平台上並無明顯路徑。我們選擇往北走,不久看到崖邊有往上行的木階,果然又回到了燈塔線步道。
續行往岬角方向,遇岔路則直行,可抵達鼻頭角燈塔,不大的白色燈塔映著草坡,十分秀氣,不過燈塔未開放參觀。回頭遇岔路往觀景平台,此處位於鼻頭岬角的北端,可眺望東北角的北岸風光,山海之美,一覽無遺。
回岔路口,續往回走鼻頭國小方向,不久看到岔路,路標指示通往「鼻頭角稜谷步道」,便改走此岔路。上行不久,看到高處有一類似雷達站的設施,旁邊山谷裡還有的軍營(應該是資料上的「聽潮營區」),續往上行,風景愈佳。步道沿著鼻頭岬稜線築階而成,坡度起伏,緊臨著海岸視野相當良好。稜谷步道會經過一個平台上立有「鼻頭角燈臺所用地」的基石,另外還會經過一個居高臨下,視野很好可俯瞰鼻頭漁港及東北角海岸風景的觀景涼亭。在那兒遇到三位偕伴而行的女士們,聽她們說時常來這裡玩,並建議我們下山後到鼻頭海濱公園看看,那裡很適合做游泳、浮潛活動,岸邊有很好的盥洗室。
離開涼亭後,續行往下走木階步道,而後是石階步道,約十來分鐘抵達鼻頭漁村的「新興宮」,一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到大馬路右轉至底即為鼻頭海濱公園,由於公園的海邊有自然岩石形成的防波堤保護,有點像是天然成形的泳池,盥洗室看起來也很好,難怪涼亭遇到的女士們那麼地推薦。回程便沿著鼻頭漁港岸邊馬路回到了停車場,結束鼻頭角之旅。
影片觀賞:
步道起點的停車場。
起點不遠的涼亭。
燈塔小鋪的小木屋。
階梯上面就是鼻頭國小。
國小依山傍海風景秀麗。
沿國小圍牆外的石階步道。
「海天亭」觀景亭。
觀景亭看龍洞岬、龍洞灣。
鳥瞰海岸的海蝕平台地形。
下行小徑通往濱海線步道。
濱海線的海蝕平台地形。
濱海線的蕈狀巖地形。
濱海線的海蝕崖地形。
濱海步道無明顯路徑。
上行的木階可回燈塔線步道。
上行步道沿途景色。
往南看望月坡地形。
回到燈塔線步道的北段。
豆腐巖海蝕地形。
燈塔線的重要地景。
燈塔就在重要地景的另一面。
秀氣的白色燈塔。
燈塔未開放參觀。
燈塔鳥瞰海岸的海蝕地形。
燈塔週遭的步道。
東北角的北岸風光。
燈塔線步道往望月坡走。
往稜谷步道岔路口路標。
高處有類似雷達站的設施。
山谷裡的「聽潮營區」。
營區附近的步道。
營區附近的海岸景色。
步道沿著稜線築階而成。
鳥瞰鼻頭漁港。
稜谷步道有觀景涼亭。
鼻頭角燈臺所用地的基石。
稜谷步道沿途海岸景色。
過涼亭走木階步道往下。
步道轉為石階步道。
鼻頭社區到了。
鼻頭漁港。
鼻頭海濱公園。
公園的天然游泳池。
有石階可方便下海。
海濱公園有不錯的盥洗室。